找到相关内容5558篇,用时4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那先比丘经》中的希腊和中国因素

    转随罗汉尊者(Rohana)出家,修习论藏及七部阿毗昙,阿罗汉果。之后,那先来到北印度舍竭国(Sāgala)与国王弥兰陀进行宗教教义的辩论,弥兰陀心悦诚服,皈依佛教。汉文《那先比丘经》是一部具有...、工师、细民,及诸小国,皆多高明。人民被服,五色焜煌。妇女傅白,皆著朱环。国土高燥,珠宝众多。四方贾客买卖,皆以金钱。五谷丰贱,家有储蓄。市边罗卖诸美羹饭,饥即食,渴饮葡萄杂酒,乐不可言。其国王字弥...

    张思齐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7265680134.html
  • 清凉国师澄观

    光,历历齐现。故圆至功于顷刻,见佛境于尘毛。诸佛心内众生,新新作佛。众生心中诸佛,念念真。一字法门,海墨书而不尽。一毫之善,空界尽而无穷。语其定也,冥一如于无心,即万动而常寂。海湛真智,光含性空。...理不可分。非彻法之慧目、离念之明智,不能见自心如此之灵通也。故世尊初成正觉,叹曰:“奇哉!我今普见一切众生具有如采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能。于是称法界性,说《华严经》。”总该万有,即是一心。...

    郑森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7061780225.html
  • 南岳大乘止观法门(1)

    但愿一切信心见者能修。修者能。对诸境而不动。于诸法而无染。一受不退一得永。尽未来际常与南岳大师俱生行如来事焉。   天竺寺沙门遵式述   止观用也本乎明静。明静德也本乎一性。性体本觉谓之明。觉体...净心时应更不觉。凡夫未应为觉。既见证者无有不觉。未证者不名为觉。故定知心体本无不觉。问曰。圣人灭不觉。故净心。若无不觉。云何言灭。又若无不觉即无众生。答曰。前已具释。心体平等无凡无圣。故说...

    慧思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7121880942.html
  • 月称及其《入中论》

    赞叹,其次对所归依的法指出是缘起性空的真实存在,最后提出修习大乘菩萨道的实践者应行十波罗蜜行才能正等觉地(佛位)。小川一乘对此论作过研究,发表了《月称造三归依七十管见》一文⑨,对中观派的信仰问题...25章“观涅槃品”的注释中,主张以二谛思想来解释“空”才能体现龙树的本意,而对唯识学派的三性说加以一一的评破。在清辨看来,龙树中观学说的基本观点就是为了说明我们凡俗的世俗谛是缘起无自性,空不可的存在...

    李学竹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8171581347.html
  • 高原雄鹰一慈成加参上师弘法利生侧记

    大圆满的殊胜密意。如来芽尊者在扎热神山住山修法,一天,看见空中一团白云飘向上师所住方向,由想念根本上师及大圆满心滴部诸传承祖师,使尊者不由心生强烈信心而猛烈祈祷,以至昏撅过去,醒来时相续中已无修之...一处,尊者都不辞辛苦地率领信众的共修放生,每每看到弱小有情生命得到救护,上师总是欢喜忘记了自己旅途的疲劳和病体的不适……   上师在亚青寺讲经传法,不辞辛苦从早到晚传授无上光明大圆满窍决法,又称...

    金连龙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6525181617.html
  • 荆溪湛然理具思想之探讨

    ,然若就佛而言,诸佛已理具成就理具,佛与众生虽有成之与理具之差别,然就理体而论,是平等无别的,故言「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既如此,故可就唯心论理具,尤其运用在观行上更是如此。   就心而论...象征佛陀之境界,此境界即是诸法重重无尽相互遍摄之境界。   以此佛陀所无尽缘起之境界(果德),作为法性,或众生之本性,即以果地觉为因地心,由此启开众生对佛法的信念,由信而解而行而,这是一部《华严经...

    陈英善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7335081704.html
  • 佛教在构建和谐世界中的作用

    凡宗教家类,必有其宗教式的信仰。宗教式之信仰为何?纯粹感情的服从,而不容一毫理性之批评者也。”佛法与此不同,“无上圣智,要由自来”,这不是情感上的随顺,而是理性层面上的依自力而不纯仗他力,就是“...态度,共同解决全球性的问题。   (二)、因果法则   由缘起直接推导出因果观念和因果法则,即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这一法则,反映在伦理方面,“种花花,种豆得豆,种棘藜刺”,则有善有善报、恶有...

    汪祖民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23061281864.html
  • 浅议和谐法门

    具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相执着,而不。”(《销释金刚经科仪会要注解》卷1,《卍续藏》24·No.0467)能否彻见自心中所住的“如来智慧德相”,是众生或为迷或为悟的决定因,所以六祖大师说:“不悟即佛...这种连续不断的因果和重重牵引的主从关系,构成了这个互相依存而无一物可以独立的世界。置身其中的人,当然也概莫能外。  佛法把自我个体由过去业因所感的形寿身命,称作“正报”;把个体身命所依托的山河大地、...

    兆德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07245682059.html
  • 慧远大师——西方净土的早期信仰者

    二:一是说,佛是从“真如”中来,所谓“如来者,体如而来,故名如来”;二是说,佛已大涅槃,远离生死,本无去来,为度众生,应化世间,似有所来(实无去来)。而慧远却以“穷玄极寂”来解释“如来”,实在是受...念我数数,常当守念,莫有休息,如是来生我国’”j三国时,吴支谦译出《大阿弥陀经》,详述阿弥陀佛愿力的弘大和极乐净土的庄严。随后净土类的重要经典又相继译出,如曹魏康僧铠译《无量寿经》,西晋竺法护译《...

    谢路军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15540282435.html
  • 藏传佛教在台发展的现况与省思

    人心即是佛性,自起觉悟就能涅槃,其传承可分为心部、界部与教授部等三部,[注8]各有其不同心性境界的师承与修行方法。 在台湾前弘期的寧玛派,大多是亲近諾那仁波切的汉人居士,大陸解放后,从香港传入台湾...元月來台举办法会,拜会南投水里蓮因寺的忏云法师,颇好评,在台北福州街成立台北利生佛学中心,又名达香寺,定期出版佛学刊物,在台中市中工二路成立噶举自生遍在佛学中心。 噶举派主要弘法的团体与单位条列于...

    郑志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06144282808.html